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12    次浏览
中国山东网济宁10月21日讯(记者郝亚松通讯员孟翔鲲)今年以来,济宁市中公安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天网工程,投资200余万元,打造了集信息研判、巡防巡控、指挥调度、监督考核“四位一体”的智慧巡控指挥平台,为“三联三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使派出所警力和机关警队警力联动,派出所与派出所之间的警力联动、公安机关专职警力和社会自治力量联动,对街面可疑人员、车辆、部位全面开展“巡逻、巡查、巡控”。科学化布警 实现全时空、无缝隙、全覆盖的巡控布局总结近3年的发案规律特点,找准易发案的部位、区域、路段和小区,以经纬度准确定位方式,借助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科学设置了2600个巡更必巡点和26个巡控网格,在重点商场、车站、广场、党委政府等重要部位,设置6处警务工作站,作为巡逻中转站。由特警大队巡控11条主干道、14条次干道,16个派出所巡控122条背街小巷和158个村居,机关警种值守6处警务工作站、60个社会内保单位巡防力量巡控110个单位及社区,每90分钟对网格巡更点巡控一次,并强化凌晨0时至2时、中午11时至13时、傍晚18时至20时等重点发案时段巡逻力度和密度,车巡、步巡、便衣巡多种方式结合,平均每天投入警力达18000余人次,实现了全时空、无缝隙、全覆盖的巡控布局。精准化防控 实现常态巡逻和重点巡控的有机结合今年4月份以来,在城区商业区繁华路段连续发生多且盗窃电动车的案件。智慧巡控指挥平台掌握这一情况后,采取调取天网监控、信息分析研判等手段,迅速锁定嫌疑人为一名身材健硕、留平头的青年男性,30岁左右,该嫌疑人一般下午3点至6点之间,以停在商场、酒店等处的两轮电动车为目标,采取投锁或者撬锁等方式实施盗窃。随后,平台立即将该案发案情况传递到街面特警反扒队和巡逻警力,有针对性的加大巡控盘查力度,经蹲守,特警巡逻人员于8月18日在小南门附近将嫌疑人赵某某(男,35岁,系刑满释放人员)抓获。经审查,其对多次盗窃电动车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借助110报警、实战应用等多个信息平台支撑,职能巡控中心对每天发生的警情,围绕案件性质、发案时段、作案人数等规律特点进行即时研判。根据分析研判结果,及时调集街面巡控警力,对重点部位进行精准防控,提升巡逻防控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度;同时,对现行违法犯罪分子、重点人员、可疑人员、可疑车辆,第一时间反应,进行围追堵截,实施抓捕。在此基础上,智能巡控指挥中心根据发案规律特点,每周开展两次集中查缉行动,组织特巡警、派出所、治安、刑侦及交警,在重点路段、出入城区路口设置卡点,查缉嫌疑人员车辆,进一步震慑犯罪,实现了常态巡逻和重点巡控的有机结合。 扁平化指挥 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为更好更快地妥善应对各类突发案事件,有效打击防控街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智能巡控平台可第一时间启动“一键调警”功能,根据案事件等级,调集案发地周边500米、1000米、2000米之内50人、100人、300人巡控警力,分梯次进行合围增援。为一线巡防警力配备了4G图传设备,现场画面可实时回传指挥大厅,指挥长在大厅内就能同步掌握现场情况,实现了扁平化指挥、可视化调度,为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及围追堵截重大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有力的警力保障和组织保障。动态化考核 确保各项巡控措施落实到位智慧巡控平台对街面所有巡逻警力全部配发手持巡更器,巡逻人员途径巡更点,电子地图标示的巡更点即可由黄色转为绿色,具有轨迹自动定位、数据实时回传、人工抽查回访三大功能。巡控中心可依据辖区2600个巡更点,实时掌握各单位巡逻力量布设情况、巡逻任务完成情况、巡控成效及警力联动情况,平台自动生成每日巡逻情况通报,各单位巡逻成功率、漏巡率一目了然。同时,巡控中心采取人工方式,不定期实地抽查各巡逻组警力组织是否到位、装备携带是否规范、工作开展是否有效,动态考核、实时监督。各项考核数据每天一统计、每周一排名、每月一考核,确保各项巡控措施落实到位。智能巡控平台的建立,全面提高了济宁市中公安科技巡防、智慧巡控的能力,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救助群众6690余件,调解纠纷1150余次,盘查可疑人员、车辆11000余次,抓获各类威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在逃人员17人;辖区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5.1%,现行抓获率同比提升17%,破案率同比提升了21%,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实现了“一降三升”的工作目标。